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
福州老建筑百科 - 回溯千载历史,重建福州记忆>> 百科分类 >> 其他保护身份 >> 规划收录建筑

该分类下有793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"规划收录建筑" 分类下的词条

胡也频故居
编辑:2次 | 浏览:16582次 词条创建者:下九流     创建时间:06-19 17:05

摘要: [卖鸡弄4号·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)]胡也频(1903-1931),现代作家,“左联”五烈士之一。  清嘉庆年间(1796-1820)建,清末至民国多次维修。故居占地面积274平方米[阅读全文:]

濂江林见泉祠
编辑:6次 | 浏览:16102次 词条创建者:暂不留名     创建时间:08-01 23:22

摘要: 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林浦濂江村,又称林庭榆家庙,明万历六年(1578)仲夏由林庭榆之子林熔建造,曾为林浦村木料加工厂,1990年重修。南偏西18度,占地285平方米。庙为木结构,坐东向西,由门楼、天井、披榭、大厅等组成。门楼额匾楷书:“见泉林公家庙”。[阅读全文:]

播捷会馆
编辑:26次 | 浏览:65416次 词条创建者:nenva     创建时间:05-20 02:14

摘要: 位于仓山区天安里巷道西侧的仓前路105号(天安里10号亦有开门),依仓前山地形所建,为北立面五层、南立面三层、主体四层的砖木结构洋楼,系基督教美以美会接待外来人员的场所。原为中式房屋,民国元年(1912)由许文明、陈葵花夫妇捐赠于教会,1915年由美以美会拨款改建为今貌。为纪念许文明、陈葵花夫妇的父亲许播美、陈能捷牧师,建筑取名“播捷会馆”。楼为红砖砌筑,平面长方形,东北角因位于巷口,处理成圆角。建筑造型简约,略呈摄政风格,上有女儿墙,小青瓦四坡顶。2019年修复。[阅读全文:]

嵩口林氏宗祠
编辑:0次 | 浏览:8742次 词条创建者:nenva     创建时间:03-01 00:27

摘要: 位于永泰县嵩口镇,为嵩阳林氏的宗祠。嵩阳林氏属“九牧林”衍派,其始祖宝公于北宋初年迁嵩口,居石濑(今嵩口镇龙湘村半山)。宝公子洁累公因舍石濑地建资国寺,再迁梨岭(今嵩口镇月阙村梨头),并建造“蕉林居”。林氏宗祠由明代嵩口乡贤林仕映(即林国辉、林带溪)、林鹏等堪舆相地建造。[阅读全文:]

上藤路110号
编辑:5次 | 浏览:15568次 词条创建者:暂不留名     创建时间:06-17 17:24

摘要: 原位于仓山区上藤路110号,建于民国时期。从建筑形态及手法判断,应晚于1920年。主体为三层砖木结构、青砖砌筑的建筑,沿上藤路街面为一开间店铺,店后为住宅。建筑整体风格朴素,二层窗的两侧小窗带有弧线造型,窗框、窗棂有木构几何图案装饰,较有特色。根据2005年普查资料,该建筑原为华侨产业,建国后为“临江物资回收商店”,后为直管公房。2020年7月初,因上藤路拓宽被拆除,并在原址西侧不远处重建。[阅读全文:]

梁厝47号
编辑:1次 | 浏览:8727次 词条创建者:nenva     创建时间:02-17 00:18

摘要: 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梁厝村,2019年7月公布为福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。[阅读全文:]

梁厝供销社
编辑:3次 | 浏览:8478次 词条创建者:nenva     创建时间:02-16 19:31

摘要: 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梁厝村128号(粮仓里街街口),2019年公布为福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。[阅读全文:]

嵩口永禁溺女碑
编辑:0次 | 浏览:9895次 词条创建者:nenva     创建时间:02-09 23:46

摘要: 位于永泰县嵩口镇中山村德星楼下,北面大樟溪。立于清代,镌有“奉宪永禁溺女”六字,无边框落款。该碑为宣告禁止民间溺死初生女婴的示禁碑。2017年公布为永泰县不可移动文物。[阅读全文:]

嵩口善庆堂
编辑:1次 | 浏览:7746次 词条创建者:nenva     创建时间:02-09 23:28

摘要: 位于永泰县嵩口镇道南村63号,占地2800㎡,建筑面积约3000㎡,为土木结构的两进六扇厝;两边为横厝,后座为两角三层土楼堡结构。建于民国四年(1915年),由在嵩口经营“隆慎号”商店的张寿铢和同族兄弟张寿荫共同主持兴建,历经6年多时间竣工。近百年来,张寿铢后人居住在大厅左半边,右半边则归张寿荫后人所有,一直到1960-1970年代,都分别以一个大家庭的方式居住其中。2017年公布为永泰县不可移动文物。[阅读全文:]

嵩口德星楼
编辑:1次 | 浏览:8626次 词条创建者:nenva     创建时间:02-09 22:59

摘要: 位于永泰县嵩口古镇,南面大樟溪。始建于明嘉靖年间。为三层木结构阁楼式建筑,建筑面积370㎡。一层为过街通道;二层供奉林公大使(林惠)。林惠为永泰汤埕人,南宋末年与兄弟林显、林应共同参军抗元,战死后首级漂至梧桐,身体却出现在嵩口楼下潭。本地百姓为纪念他故建此楼,名“得身楼”,因与“德星楼”谐音,久而久之改为今名。每年正月,嵩口民众都要举行林公大使出巡的“迎神”活动。[阅读全文:]